关键矿产回收利用前景广阔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9-25





  随着能源转型不断深入,当前锂、钴、镍等被用于清洁能源生产的关键矿产需求正日益增长。除加大勘探外,提升关键矿产回收率是目前弥补锂、钴等关键金属缺口的方式之一。


  近日,工信部就修订形成的《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冶炼过程锂回收率应不低于90%,镍、钴、锰回收率不低于98%。


  业内人士认为,在近期电池回收行业格局有望优化、关键金属回收率要求提升等背景下,需要完善废旧电池回收体系、进一步提高锂等关键矿产回收率,以进一步减弱对原生材料的依赖。


  关键矿产需求增大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24全球关键矿物展望》指出,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供应可能无法完全跟上需求的步伐,留下巨大的供应缺口。到2035年,全球铜的供应量将只能满足预计需求量的70%,而锂的需求只有50%能够得到满足。


  近年来,随着储能、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直接锂资源需求激增。不过,锂资源在全球分布不均,导致各国近年来也在加大对于锂资源关键矿产资源的争夺,部分海外国家还在推进锂矿资源国有化进程。


  我国是锂电池生产大国。今年上半年,全国锂电池总产量480GWh,同比增长20%。相关机构指出,目前全球75%以上的锂电池在我国生产。


  不过,我国生产锂电池关键矿产资源的储量并不充足丰富。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发布的《全球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报告2023》显示,全球铁、锰、铬、铝、磷、钾盐和锂资源储量丰富,而锡、铅、锌、镍、钴、铜等资源的保障程度较低,需进一步加大勘查力度和资金投入。我国这13种矿产的储量在全球占比差异较大,其中锡、铅、锌和锰等4个矿种的资源储量全球占比超过10%,属于优势矿产;而其他9种矿产资源的储量全球占比较低,属于紧缺矿产。


  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锂业分析师郑晓强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从整体锂资源对外依存度上来看,我国自有锂资源占总供应量仅有35%-40%,硬质锂辉石矿的对外依赖程度更是高达90%。"


  提升回收率是关键


  在业内人士看来,提升关键矿产回收率是目前弥补锂、钴等关键金属缺口并缓解对外依赖的方式之一。业内人士指出,我国正规锂电池回收技术普遍优于欧美企业。目前我国企业镍、钴、锰等回收率实现较高水平,可达98%以上,锂回收率相对较低。不过随着技术、工艺不断精进,锂回收率正在逐步提升,一些先进企业的锂回收率已达到90%以上,甚至更高。


  锂回收率的高低也影响企业毛利水平。中信证券的研报指出,在企业自身无法影响锂价以及折扣系数的背景下,锂回收率越高的企业回收经济性越强不过,郑晓强提醒:"回收率越高证明其生产技术相对先进,但是经济性强的情况是建立在有稳定原料渠道的前提下,没有稳定的原料保障,企业生产还是相对被动。"


  值得注意的是,为落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要求,今年以来,各地正积极推进动力电池更新换代工作。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大规模动力电池更换,新一波电池退役潮即将到来。这有望改善回收行业"僧多粥少"局面、缓解回收企业"难赚钱"的压力。另一方面,电池中锂、钴、镍的可回收量也将大幅增加。


  郑晓强认为,目前正规企业锂回收率已经基本可以达到合格水平,未来随着技术的提高,可以逐步替代部分矿产开采量。


  加强回收体系建设


  关键矿产是各国能源转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业内人士认为,要保障锂、镍等关键金属供应的方式多样。郑晓强表示,以锂为例,在投资控股海外优质锂资源的绿地项目的同时,国内相关较为优质项目也要同步开发,建立合适的战略储备等都可以保证锂的供应,都是应对市场波动或供应紧张时保障关键资源供应的重要手段。


  在业内人士看来,保障关键矿产供应安全,要通过加强国内外勘探和产能投资、推进废金属循环利用等方式同步进行。"无论国内外,一定要切实布局优质锂资源项目,拥有低成本的优质锂资源是保证关键金属的重点。"郑晓强表示。


  对于电池中锂、镍等的回收,首先要规范废旧电池回收体系,保障回收渠道畅通,电池可退役至正规企业。山东易维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浩表示,电池回收产业有序发展的核心,应是管理标准规范完善、回收和利用的体系完善、市场端的执行完善、参与主体经营质量健康。细化落地端的操作细则、加强监管、加大监督力度。


  同时,业内人士认为,需进一步建立健全关键废金属回收制度,提升回收利用率,并减少对关键原材料的进口依赖。加强技术创新向关键矿产回收利用倾斜,制定科学可行的关键矿产循环目标和相应政策激励方案。(记者 杨梓)


  转自:中国能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证000000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