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开放东风为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再添助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9-26





  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对新形势下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当前,全球服务贸易和服务业合作深入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不断加快,服务贸易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中国将服务贸易作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持续推动服务贸易加快发展。


  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服务进出口6.6万亿元,同比增长10%,规模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中国服务进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1-7月进出口总额42301.8亿元,同比增长14.7%。


  这一趋势从中国服务贸易协会日前发布的《2024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指数报告》中也可见一斑。据测算,2015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总指数为81.28。2021年后,在中国政策的扶持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总指数实现快速增长,到2023年达到了110.31。


  “随着中国持续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服务贸易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之势,为全球服务贸易开放合作带来新机遇。”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仲泽宇在发布上述报告时如是说。


  当前,中国服务贸易正处于创新提升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商务部相关负责人在此前举办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关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出台实施,将进一步提高中国服务领域开放水平,促进各类创新要素跨境便利流动;进一步激发各领域创新动能,拓宽服务贸易发展空间;进一步完善促进政策和促进体系,优化服务贸易发展环境。下一步,商务部将持续以高水平开放推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服务贸易规模增长、结构优化,进出口更加均衡发展,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政策和制度环境全面优化。


  《2024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指数报告》也就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提出深化国内规制改革和服务业对外开放、增强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创新服务贸易政策工具、完善产业配套措施等政策建议。


  在深化国内规制改革和服务业对外开放方面,一是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持续推进国内规制改革和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不断优化服务贸易企业国际化运营环境。二是放宽重点领域的投资准入和市场准入限制,持续推进内外资一致的市场准入规制改革,对接多边规则改革方向,查找并清理法律法规、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环保要求、社会治理等方面存在的不符措施。对标准经贸规则,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贸港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在增强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方面,加快推进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标准和评价体系建设、培育跨境电商服务贸易新业态、探索大宗商品进口零售交易模式、创新海外仓监管合作、增强数字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充分对标国际和区域数字贸易新规则,积极构建非歧视性数字贸易企业投资和市场准入规则;全面复制和推广自贸试验区数字安全有序跨境流动管理经验,优化国际互联网接入管制标准,禁止数字存储和计算中心本地化要求,禁止源代码公开要求,允许以商业为目的的电子信息跨境自由传输;制定和实施数字知识产权确权和交易办法,建立数字存证及质押信用管理机制,保护数字接受者同意权,增加追索权。


  在创新服务贸易政策工具方面,建立健全服务贸易统计信息发布和政府业绩评价考核体系;在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平衡表和国际投入产出表统计基础上,鼓励智库、大学和行业组织开展基于增加值核算的对外贸易数据分析和研究,支持各类教育机构设置服务贸易相关学科、专业,培养技能型和中高端专业人才,增加服务分析师等人才储备;优化服务贸易先进技术企业认定标准与程序;对达到一定业绩水平的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实行税收优惠政策,试行服务出口退税和增值税抵扣便利化措施;允许具备一定资质的国家级行业协会组织开展服务贸易企业评价评选活动,定期发布优秀企业榜单,提升优质服务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在完善产业配套措施方面,完善加工和修理服务政策环境;进一步扩大旅游和商务免签适用范围,提高国际游客和商务服务人员往来便利化;对港澳台地区单边开放专业技术资质认定和专业服务业务许可,放宽获得海外专业技术资质的华侨华人服务国内专业活动的资格认定和许可条件,促进境外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以远程办公方式为内地企业和个人提供技术服务;加强外籍专业技术和商务人员在华居住、学习、工作和生活、教育、医疗等服务保障,打造一流人文环境和服务贸易营商环境。(记者 孟妮)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证000000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