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子”要建好改好管理好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9-29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以及生活多元化,人们对住房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人们对“好房子”的理解是“从无到有”便是好。后来变成“由小到大”,住上更大面积的房子成了很多人的追求。如今,我国住房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住上更好的房子,对住房功能和质量有了新期待。“好房子”建设需加快推进。


  为什么要建“好房子”?安居乐业是我们对幸福的理解,也是最朴素的追求。安居才能乐业,要安居就要住“好房子”。截至2023年底,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过40平方米。总体而言,我们告别了住房短缺,房子也越来越宽敞。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住房的更高期待,有必要将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绿色低碳技术、新型的建造技术等新技术,以及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到房屋建设中,从过去注重速度、数量,转向追求高质量、新科技、好服务。“好房子”建设也将带动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实现转型发展。


  如何定义“好房子”?


  “好房子”应是绿色的,让人们住得健康。房间高度、室内温度、湿度、空气净度和房间亮度等,都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所以,“好房子”应该让人感到舒适。这就需要把房子设计好、建造好。实际上,人民群众对住房建设在绿色和健康方面的要求关乎很多设计和建造细节,包括把门窗密封好,墙体隔音做好,避免卫生间串味儿,防止墙体渗漏和开裂。建设“好房子”,需要解决好很多类似细节问题。


  “好房子”应是低碳的,为居民省钱,为社会节能。建筑领域的3个环节——建筑材料的生产过程、建造过程、全生命周期使用过程,均要用能用碳。“好房子”要质量好、性能优、使用寿命长,能够更加节水、节电、节气、节能,既为居民在生活当中降低成本、减少支出,又为社会节能降碳。


  “好房子”应是智能的,让人们用得更方便。就好比如今数智化程度很高的电动汽车已成为移动终端,“好房子”应该成为一个更大的智能终端,有很多应用场景。智能感应方面,可以努力做到监测室内环境变化,根据需要来调节温度、亮度、湿度、空气净度等。可以通过遥控、感应,对门窗、照明、空调等设备实施智能控制。智能电器也可以实现更多便利,比如智能冰箱可以提醒某种必备的食物短缺,需要尽快补齐;或者某种食品临近过期,到期再食用已经不安全。在“好房子”建设中,科技创新大有可为。数字家庭作为支撑“好房子”智能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已经在一些地区开展试点取得初步建设成效。


  “好房子”应是安全的,要让居民住得安心和放心。房屋本体安全需要结构牢固,抗震防灾。设施设备的使用要安全,如果在水、电、气、热和电梯等设备上安装传感器,出现问题后能够报警。使用房屋的人也要安全,通过智能物联等设备监测家中情况,老人、儿童能够得到安全保护。


  建设“好房子”,不仅会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对于扩内需、稳增长,也会发挥重要作用。“好房子”是系统工程,也是新产业,更是新赛道。“好房子”要有好标准,“好房子”的标准体系将进一步完善,设计、材料、建造、设备以及无障碍、适老化、智能化等标准将全面提高。“好房子”需要好设计,设计师需设计好每一栋房子,让每一平方米居住面积都能够物尽其用、物有所值。“好房子”需要好材料,新材料、绿色建材应得到大力推广,建筑材料的保温、隔热、防水、环保等性能也将逐步提升。“好房子”需要好建造,绿色建造、智能建造等新型的建造方式将得到推广,应像造好汽车一样造出“好房子”。


  “好房子”建设既针对新建房屋,也针对老房子。我国正在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通过楼道革命、环境革命、管理革命“三个革命”,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通过改造提升水、电、气、热等老化管线,加装电梯,增设养老、托育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实施建筑节能改造,增设停车位、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新增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场地等,居民的居住品质得到显著提升。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老房子逐步改造成“好房子”。


  “好房子”既要建设好,更要服务好。居民们对居住服务提升有更高要求,养老、托育、家政等线上线下的生活服务将有更广阔市场。物业管理还可将单一的物业服务拓展到社区配套、增值服务,并积极提升智慧管理服务能力。


  “好房子”的内涵还将进一步创新发展和不断丰富。有了“好房子”,还将建设“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将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舒心、更安心。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下,对于房企而言,拼的就是高质量、新科技、优服务,谁能为群众建设“好房子”、提供“好服务”,谁就会赢得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 亢 舒)


  转自: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证000000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