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定调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10-03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要抓住重点、主动作为,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记者注意到,本次会议强调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同时首次明确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会议强调,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切实做好基层“三保”工作。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


  做好基层“三保”工作


  会议明确,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切实做好基层“三保”工作。要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


  记者注意到,2024年,除了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再加上去年四季度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大部分也将在今年使用,政府投资规模较去年明显增加。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首席分析师杨畅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从2024年前8个月来看,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存在缺口,增发一般国债弥补收支缺口,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或许存在可能性。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文字采访时表示,继9月24日货币政策全面发力后,预计接下来财政增量政策也将出台,可能会包括加发国债、再发行一定规模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债券等措施。着眼于进一步扩投资、促消费,接下来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额度或许还有上调空间,这也是“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的一个重要发力点。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刘涛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从实际情况看,目前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保持稳步推进,10月至11月还有6批次的发行计划将完成。地方政府专项债上半年发行进度相对滞后,但从8月开始提速,月度新增规模接近8000亿元,预计9月至11月也将继续保持较高发行规模。


  货币政策方面,刘涛表示,日前美联储宣布大幅降息,年底前可能还要再降,这将为我国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提供了较好的时间窗口。此外,鉴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中,碳减排支持工具、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将于今年底全部到期,预计今年底、明年初央行还有可能对相关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追加新的额度,并下调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各0.5个百分点,以利于配合做好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等文章。


  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会议强调,要回应群众关切,调整住房限购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抓紧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本次会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隔多年后首度明确提出有关房地产市场运行的政策要求。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文字采访时表示,此处的止跌,既包括成交量止跌,也包括成交价格止跌。观察7月份以来各地新房和二手房交易数据,尤其是8月份数据其实面临了新的压力。且各地普遍反馈市场需求存在断档的压力,进而造成市场面临下跌的风险。


  王青表示,本次会议作出的重要部署,特别是对房地产工作作出的安排超出普遍预期,将起到统一思想、引导预期、提振信心的重要作用。这一方面将确保今年经济增长目标顺利完成,同时也意味着房地产行业有望迎来重要的转折点。


  王青预计,全国范围内剩余有限的限购政策将进一步较大幅度放松乃至全面退出。此外,本次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将很快落地,后期存量房贷利率还将跟进新发放居民房贷利率持续下调,这些都对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有重要意义。


  马泓表示,本次会议强调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意图在于推动商业银行扩大房企信贷规模。预计今年四季度到明年初,住房支持政策将进一步发力,促进存量住房加快去化节奏。央行将延续房地产“金融16条”支持政策的实施期限,加大各类房企融资工具的支持力度,满足包括民营房企在内合理的融资需求;加快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进一步增加对房企的流动性支持,帮助更多在建项目顺利完工。


  转自:每日经济新闻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证000000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